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法制教育 >简谈引导引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小结

简谈引导引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7250 浏览:2248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生物教学注重的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合二为一。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其根本所在。本文从引导式教学法的含义出发再分析当今生物教学的状况;最后叙述引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物教学;引导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引导式教学法的含义

引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并自主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引导式教学法首先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早期引导”,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并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起来待上课时询问老师。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答。至于解答方式可以是逐个解答亦可以是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总之要引导学生心中生“疑”、生“问”。只要学生心中有了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自发性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去找到一系列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不仅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当今中学生物教学的状况

1、单一的教学方法,绝对的“教师至上,学生从之”的教学观念。

与其他学科一样,生物教学仍沿用以前那套单板的教学方法,即讲述法与讲解法双管齐下。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占着绝对的主导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地位,只是一味地把自己认为正确且有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却从未想过学生是否也愿意接受。这样不仅仅扼杀了学生的求新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同化了学生的思想。

2、教学资源不足。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教学资源的不足。归根到底也是由于学校本身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不重视。学校觉得投放过多的资源至生物这门学科中是一种浪费。从而就造成如今这“教学资源短缺”的现状。

3、“理论知识至上”之说在生物教学中大肆横行。

理论知识积累得过多,如果不把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也无疑是废纸一堆。而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所推崇的是“理论知识至上”之说。常见的课堂现象是:教师在讲台上神采奕奕地对着课本讲述那些枯燥泛味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则是哈欠连连,不知所云。如此,学生由于过度缺乏实战演习,既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又不能活学活用。时间一长,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让学生滋生对生物课程的厌恶之情。

三、引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一般如果老师让学生自己先去学习下课文内容时,学生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窜,找不到东南西北。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心理上过于依赖老师,已习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度,在自学上信心不足。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某些同学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便是能够回答得出来的问题,也只是藏着掖着。实验操作时也只是期盼身边的人能够全部做出来。这都是自信心缺乏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放开双脚去学习,大胆回答问题,并及时为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以及肯定。

2、变主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善于把生物教材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那么必然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的求知欲以及浓厚的兴趣。如此便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去运转自己的思维活动。例如,教师在教《鲫鱼》这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做一个小的解剖实验,观察鲫鱼的心脏是否由一心房一心室组成?并观察其心脏的跳动频率以及心脏的颜色。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主动地去代替学生完成所有的步骤。而是应该等到学生陷入困难中,已无法凭借自身能力解决该项问题的时候才能施以援手。在教师的引导而非主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有始有终,才能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并融会贯通。

3、为学生创设自发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自发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并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识。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相互启发。例如教师在讲种子“萌芽需要的条件”这一内容时,在课堂上抽出10分钟让学生带着“种子萌发需要的内、外界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预习下课文;然后选出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相关实验。其余学生就负责观察其现象并总结出“种子萌芽需要的内、外界因素到底是哪些?”第一组学生把同样被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分别放入到一个是有空气有阳关的瓶子里,一个是密封不透气的瓶子里。另外一组学生则往两个有空气有阳光的瓶子里分别放入一粒是坏了的玉米种子,一粒是好的玉米种子。最后学生们发现有阳关有空气的玉米种子发了芽,而另外的没有。放入好的玉米种子的瓶子也发了芽,而另外的也没有。这时候,学生们就不免好奇起来。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相互启发总结种子萌芽需要的条件。如此,不但活跃了生物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总之,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获取以及生物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然而教师实施的是一味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积极引导式教学。这样,不但不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此时,在课堂上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将学生引入到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自己的生物探索能力,以及培养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