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高中德育 >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12474 浏览:555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用题教学的成功与否,表现在学生能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生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的特殊性,他们对待问题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对于图画中的事物不可能进行连动想象。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生活情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游戏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及游戏,能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解决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减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是他们经常玩的游戏。游戏时,教师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只“小鸡”,当“老鹰”捉住一只“小鸡”时,教师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引导学生回答,还剩下几只“小鸡”?接着提问,捉住的一只“小鸡”是从哪里去掉的?这样学生很容易把教师的提问和刚才的游戏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完整,学生通过游戏能够很自然地理解叙述过程。在指导学生观看教科书中的“摘果子”图画时,学生能直观地体会到从总数中取出一部分,求剩余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应;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图画收集数学信息和处理问题,从图画中发现隐含的数量关系,初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

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解题步骤,而解题步骤必须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完成,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必经之路。学生能否正确解答应用题,首先要看他们对应用题内容的明确程度,如果对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一知半解,则解答过程也只能是徒劳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忽略了应用题的读题作用,在没有完全理解应用题所给的条件和问题时就匆忙解答,使应用题的解答出现较多的错误,这也是妨碍解答应用题的重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应强调应用题的读解作用,让学生反复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叙述出来。学生通过对应用题的叙述,明确应用题的内在联系,理解要解决的问题,知道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解题步骤,应用题的解答就成功了一半。

三、拓展思维,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中高年级学生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他们在解答应用题时选用的途径各不相同。教师通过学生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所做出的努力,但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例如在教学“已知甲数和乙数,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有的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这类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有着相似之处。通过改换题目变为“已知甲数和乙数,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很轻松地解答了分数应用题,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等其他类型的应用题的解答。学生通过对应用题的应用和解答,树立了自信心和创新精神。学生只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综合应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应用题进行合理的推论分析,明确解答条件及数量间的关系,形成自己的检测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够建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这能达到应用题教学的目标要求。

四、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每一个合理的问题必然都有其突破口,只是有的数量关系被叙述的情节所掩盖,学生一下子无法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学生提炼数量关系,寻找突破口就成了关键。如《平均数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题:小明、小军和小红练写毛笔字,平均每人写20个,其中小明写24个,小军写18个,小红写了多少个?这个题目与例题及基本练习在结构上相反,解题思路互逆,部分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能发现该题与例题的相通性。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点明平均数怎样求,反之根据平均数可求得什么,这样也就抓住了解题的关键。

五、抓好数量关系的教学,建立应用题解题的基本策略

数量关系反映的是数量之间本质的、普遍的、客观存在的内在联系。小学阶段的数量关系都是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并经过对同一类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到的,比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等。无论什么时代,应用题都必须重视数量关系的教学,通过数量关系的教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可以这样说,对数量关系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的程度决定着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当然,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推导切不可操之过急,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应用题的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多次体验的基础上,有感悟之后,再提升出一定的数量关系。在小学阶段,建立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时还可借助线段图来实现。线段图是学生从直观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是分析问题和理解数量关系的好助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发现规律。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要到四年级学习“路程、速度、时间”问题时,才出现线段图,那是不是在此之前教师就不可以用线段图进行应用题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我想在低段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时,就可适当渗透线段图,借助具体的实物推导出一些简单的线段图;到了中段年级时,可进一步抽象出线段图;到了高段年级,学生应能熟练地借助线段图进行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与推导。当然并不是每个应用题都需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即使可以运用,线段图的出现也要与学生的思维顺序保持高度的一致,不能提前,也不能退后。教师应用线段图的目的是要直观地体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解问题的实质。
总之,我们教师面对数学教材出现的应用题内容生活化、表现方式多样化、教学讲求科学化、目标取向素质化等特点,必须及时改正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哪怕一时不适应,也不能停下探索的脚步,只有这样我们的应用题教学,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