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现代文学 >谈舞技编舞技法在舞蹈教学中利弊信

谈舞技编舞技法在舞蹈教学中利弊信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5386 浏览:167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舞蹈事业的蓬勃发展,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舞蹈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的越来越高。近年来,编舞技法已不再是舞蹈编导的独家课程,也成为一名合格舞蹈教师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但“技法”亦是一把双刃剑,对舞蹈教学既有帮助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关键词:编舞技法,舞蹈教学,舞蹈教师
1005-5312(2013)12-0106-01

一、编舞技法在舞蹈教学中的有利方面

(一)教学组合的合理化

教材的编创与选择,是在整个舞蹈教学的环节中的核心,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教材,要具备科学性、训练性、审美性。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还需具备民族性。因此,不论是基本功还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具备编舞能力的舞蹈教师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能够通过更加理性的思维,编创出更加合理的、适合的学生的教材。并且,能够将理论实用到实践中,为学生选择更加合适的音乐、组合训练主题、以及流畅的连接动作。从而使学生达到了该组合的训练目的。
另外,掌握编舞技法理论的教师能够更加明确课堂组合的整体结构。对于一个组合而言,从开始到结束,结构的安排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组合在形式上展现完整性的重要表现。因此,懂得编舞技法的舞蹈教师,能够更加清晰的安排组合的结构。使组合更加具有合理性与训练性,使学生在头脑中也有更加明确的理解与记忆。

(二)教学组合的创新性

舞蹈,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因此,舞蹈教学不能墨守成规,始终保持守旧的教材与教学模式。伴随着学习舞蹈的学生一代比一代的优秀与杰出,舞蹈教师的教材也要配合着越来越新颖、富有难度。不论是基本功还是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舞蹈教学组合是老一辈舞蹈教育家所留下的精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动作的日益丰富,优秀的舞蹈教师要懂得取其精华。在保留与传承其精华的基础上,还要对组合进行创新与发展,掌握编舞技法能力的教师,能使舞蹈教学组合更加富有创新性与时代性。

(三)教师个人素质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从事舞蹈事业的人员不断增长,职业竞争也随着日益激烈。因此,在这样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具备编舞能力的教师要比不懂得编舞技法的教师能够更胜一筹。因为,编舞技法能够提高舞蹈教师在教学中的综合素质能力,即编创教学组合能力,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能力,面对不同的课堂状况进行不同处理的能力。编舞技法能够使教师在头脑中对动作元素、动机、节奏组合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运用有更加理性的认识,能使整节课的进程更加充满理性的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更加合理的安排一堂课的教学进度。尤其,是在古典舞和芭蕾舞基本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使训练重点从把上到把下得到更加连贯的训练。
并且,掌握编舞技法的教师能够打破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再通过编舞技法鼓舞创新、打破常规、推动发展的特点,能够更加清晰的安排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整体的课堂安排进度。优秀的舞蹈教师能够找到最为优异的科学教育方法。

二、编舞技法在舞蹈教学中的弊端

(一)舞蹈组合的程式化

编舞“技法”本就是对舞蹈动作进行拆分,再进行新的组合的一套程式化的总结。在舞蹈教学中,即使是课堂教学组合也传达着该组合所要表达的情绪与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并不能完全照搬技法的理论。缺乏正确掌握技法能力的教师,很容易被技法思维所困住,从而导致混淆课堂组合的完整性。另外,尤其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民族性是课堂组合的一个重要特点、组成部分以及训练目的。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技法简单的拼凑动作加入组合中,很容易使组合缺失民族性,并不能很准确的表达该民族的民族形象与特点,使之失去了教学的训练目的。

(二)舞蹈组合的形式化

毕竟编舞技法理论,是从西方引进至中国的一种舞蹈理论。因此,它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类别的舞蹈组合中。例如,在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对编舞技法的正确把握,可以使舞蹈组合的结构编排更加清晰明确。而在一些细节动作中,由于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编排组合也会遇到一些冲突的地方。如果完全遵照技法的理论,不顾东方的思想底蕴,创新动作,就会使古典舞动作缺失内在精神的部分,只存在外在的形式化。从而使古典舞缺失了原本“形神兼备”的特点,学生也便不能学习到古典舞的根本精髓。
三、结语
总上所述,编舞技法在舞蹈教学中具备有利的一面,同时舞蹈教师若不能正确运用,也会导致一些弊端。因此,舞蹈教师应该提高自我的教学意识,充分运用编舞技法理论的优势,又不被“技法”的思想所捆在其中。只有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弊端才能促进舞蹈的教学,推进舞蹈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祖国舞蹈优秀人才的下一代尽到足够的责任。
参考文献:
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